中钢股份10月16日晚发布公告称,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,将其所持中钢国际股份作为债券追加担保,并且,考虑到新增抵押担保可能会影响债券评级和投资者回售意愿,将回售登记时间延后到11月16日。中钢股份目前持有中钢国际2.25亿股,占总股本的35.13%。
知名财经评论员宋清辉表示:“中钢20亿债券违约风险很高,如果没有国资委出手援助,中钢股份仅凭自身财力无法完成债券兑付,因此它势必会出现违约风险。其他的发债钢企在背负亏损和大量债务的背景下,恐怕会出现违约潮。”
兑付危机不断深化
不过,在一位北京资深债券业务人士来看,既然发改委已经出手,兑付应该问题不大:“主要还是拖,拖过了资金链紧张之后应该会缓解很多。而且现在有发改委和国资委背书,机构的担忧应该会减轻不少。”
“10中钢债”发行票面利率为5.3%,流通场所为银行间债券市场。在2015年10月投资者将有回售选择权,10月16日为行使回售选择权的后确定日。而在9月14日,“10中钢债”还进行过后一笔交割,债券交割量为4800万,全价为102.79元。
事实上,此次债券兑付危机由来已久。
安迅思煤炭行业分析师邓舜告诉北京商报记者,煤化工实际上就是把煤炭经过加工处理,制作成煤制油、煤制气、甲烷等,但是煤化工的可行性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有利可图。此前机构测算过石油价格60美元/桶的时候,煤制油才有利可图,而现在石油价格已经跌到了40多美元一桶,煤化工的性价比已经很低。此外,为了节省运输成本、就地取材,神华的煤化工项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,而煤化工本身是一个非常耗水的行业,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,发展前景并不是很乐观。
邢雷坦言,神华作为煤炭巨头,不可能像一般的中小煤炭企业,完全投入到光伏、风电等新能源领域,毕竟它的矿产、铁路、港口、发电都是以煤为中心,贸然进入新能源领域,风险太大,而且没有优势。
虽然神华此前表态要大力发展风电、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,但北京商报记者在神华半年报中并没有看到有关风电、太阳能发电相关的具体数据披露。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,目前神华虽然有一些风电项目,但是在整体的发电占比中还非常低。
在林伯强看来,目前神华转型面临着两难,一方面作为一个能源企业,神华不可能全面转向新能源,既没有先发市场先机,也没有技术优势,贸然进入风险很大;另一方面,神华的清洁能源供应商战略困难重重,短期内对业绩难有提升。
今年8月中旬,有消息称神华将继续加大煤化板块的投资,预计到2017年,煤化工板块累计完成投资1040亿元,年消耗煤炭约3500万吨,年营业收入将突破430亿元。
“神华还大力发展风电、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。”张玉卓称,下一步神华还将积极参股核电,以此融合推动企业清洁发展、绿色发展。
转型之路面临两难
虽然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,神华围绕转型动作不断,但是业内并不看好其未来前景。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[微博]指出,神华把自己定位成清洁能源供应商是有问题的,神华的清洁能源并不是光伏、风电等没有环境污染的能源,而是将煤炭清洁化。煤炭作为一个传统能源,本身是不清洁的,虽然清洁化是煤炭未来的发展趋势,短期内很难有大的扭转。
刘杰也认为,神华目前强调的绿色开采、超低排放发电机组、煤化工这些清洁煤炭措施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,虽然后产出的煤炭很清洁,但是在整个市场供大于求的背景下,价格还是主要的决定因素。清洁煤炭短期内不仅仅不会给神华带来业绩的提升,还有可能进一步增加投资成本、影响企业现金流。
您好,欢迎莅临嘉华盛和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